瑞士交通號誌跟其他國家、台灣都相同,紅色正三角形是警告標誌、紅色圓形畫斜槓是禁止標誌等,相當清楚明白。要注意的是瑞士的罰款很重,務必遵守路上所有的交通號誌,避免吃上罰單。就讓瑞士旅遊專賣店告訴你,在瑞士駕車的小細節,讓你能輕鬆自在悠遊瑞士街道。
瑞士交通號誌行人要注意什麼?
在行經馬路時,同樣以行人號誌的紅燈停、綠燈行的原則,也一定要走在斑馬線上。即使沒有往來車輛,也要等到小綠人出現再過馬路,闖紅燈者要被罰CHF20,約台幣660元。
行走開車七小細節要注意:
(一)行人可以不排隊
瑞士人有禮貌但不排隊,像是火車、公車、電車、纜車等所有交通工具,他們是爭先恐後上車,所以當地人發明獨一無二的「瑞士側步」Swiss sidestep,就是沿著隊伍的邊緣往前擠,才能排到前面的位置。
(二)壓低音量
在瑞士行走時,很少有人會吹口哨或是放自己收音機的音樂。
開車時也是,路上的車子不會打開車窗把音樂放出來。
甚至連逛街時也會發現多數店家是不播放音樂。
(三)整天都需開燈
在瑞士的車輛在白天也要開近燈
(四)超速沒有模糊地帶
如號誌顯示 60 公里,那就是 60 ,沒有5~10公里的寬限。被抓到超速就要繳罰款。
(五)路權畫分清楚
轉彎車讓直行車先走,自行車或公車專用道不能行走等。瑞士當地人嚴格遵守。
(六)停車先付錢
路邊停車在白線內絕對安全。
有些路段有計時停車費機器,需要先付錢,把收據放在車頭,再離開。
(七)高速公路通行證
一次要買一年份,如是沒有買通行證上高速公路,會有CHF200,約台幣6,600元的罰金。
延申閱讀:《瑞士交通app這篇手把手帶你預習瑞士之旅, 2 個你專屬的旅遊清單》
下段聊聊從交通號誌看出瑞士的多元尊重。

瑞士交通號誌有何特別的地方?
到日內瓦Geneva看看他們的行人號誌,走在斑馬路上的人,不僅是男人,還有孕婦、老人等。
尊重多元從標語開始:
過往的人行道標誌都是一位戴著帽子的男人走在斑馬路上,但日內瓦市長決定,應從日常生活開始推動性別平等,
日內瓦市長Sandrine Salerno認為:道路標誌不只是小工具,也能促進公共空間平等。所以推出六個版本,做了250個,放在日內瓦的各街道上,使人們的視覺感受更豐富。有兩款一般女性、兩款孕婦、老人和兩個正牽手的女性。
是不是覺得日內瓦市長很貼心呀!這麼一個貼心的城市值得你一遊,私訊,詢問詳情。

瑞士自駕要注意哪些?
在 2023 年一起釀成悲劇的新聞事件,讓瑞士外交部狠評台灣「走在斑馬線上都會死」登上《CNN》國際新聞版面,稱台灣是「行人地獄」,著實使全台灣人有種要挖地洞往下跳之感。
瑞士對「行人路權」很尊重,不僅如此,包括晚上十點不能洗澡吵到鄰居、垃圾分類要徹底…等,都很自律。
台灣旅人到瑞士旅遊的同時,應該與瑞士當地人一起做起生活守則。
自駕注意事項:
- 證件:需有台灣駕照、國際駕照。
- 租車限制:年齡需滿20歲
- 山區:高山地方有些高低差甚大,會有交通號誌註明坡度或是加裝雪鏈。
另外在行駛山路,要遵行上坡的車輛先走。
瑞士與台灣一樣是靠右行駛的左駕,所以開起來會覺得流暢,沒有難度。就是要謹記在心:行人優先,無論是不是有走在斑馬線上的行人,務必禮讓行人。
想要去感受瑞士的風嗎?私訊,得到更多資訊。

瑞士交通號誌常見問題
瑞士旅遊行走開車五小細節要注意:
(一)行人可以不排隊
瑞士人有禮貌但不排隊,像是火車、公車、電車、纜車等所有交通工具,他們是爭先恐後上車,所以當地人發明獨一無二的「瑞士側步」Swiss sidestep,就是沿著隊伍的邊緣往前擠,才能排到前面的位置。
(二)壓低音量
在瑞士行走時,很少有人會吹口哨或是放自己收音機的音樂。
開車時也是,路上的車子不會打開車窗把音樂放出來。
甚至連逛街時也會發現多數店家是不播放音樂。
(三)整天都需開燈
在瑞士的車輛在白天也要開近燈
(四)超速沒有模糊地帶
如號誌顯示 60 公里,那就是 60 ,沒有5~10公里的寬限。被抓到超速就要繳罰款。
(五)路權畫分清楚
轉彎車讓直行車先走,自行車或公車專用道不能行走等。瑞士當地人嚴格遵守。
(六)停車先付錢
路邊停車在白線內絕對安全。
有些路段有計時停車費機器,需要先付錢,把收據放在車頭,再離開。
(七)高速公路通行證
一次要買一年份,如是沒有買通行證上高速公路,會有CHF200,約台幣6,600元的罰金。
瑞士旅遊尊重多元從標語開始:
過往的人行道標誌都是一位戴著帽子的男人走在斑馬路上,但日內瓦市長決定,應從日常生活開始推動性別平等,
日內瓦市長Sandrine Salerno認為:道路標誌不只是小工具,也能促進公共空間平等。所以推出六個版本,做了250個,放在日內瓦的各街道上,使人們的視覺感受更豐富。有兩款一般女性、兩款孕婦、老人和兩個正牽手的女性。
瑞士旅遊自駕注意事項:
1、證件:需有台灣駕照、國際駕照。
2、租車限制:年齡需滿20歲
3、山區:高山地方有些高低差甚大,會有交通號誌註明坡度或是加裝雪鏈。
另外在行駛山路,要遵行上坡的車輛先走。